西江的苗族文化源遠流長,西江苗族俗稱“黑苗”,也稱“長裙苗”。西江為苗語音譯,按照苗族遷徙歌所傳的年代推斷貴州千戶苗寨旅游攻略詳細,當始于南北朝。根據《林蔭記》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系譜,西江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苗族農耕、節日、銀飾、服飾、飲食、歌舞等民風民俗世代相傳,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軌跡的首選之地,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
西江千戶苗寨坐落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境內,苗嶺主峰雷公山腳下。距省府貴陽龍洞堡機場180公里,凱里黃平機場90公里,滬昆高鐵凱里南站30公里。西江千戶苗寨是由10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有1387戶,6000余人,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中國苗族歷史上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大本營;環繞全寨的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一千余戶苗族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鱗次櫛比,氣勢恢宏。西江苗寨是貴州旅游的一塊金字招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評為“世界十大鄉村度假勝地” 。
?
在西江有“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之說。十三年一次的鼓藏節,是西江最莊嚴、最神圣、最隆重的祭祖大典,分起鼓、立鼓、藏鼓三個階段,歷時三年。苗年是一年輪回中最隆重的節日,跳蘆笙、踩銅鼓、牛鳥爭斗、人神同樂,成為對外交往的重要方式,也是游客體驗傳統習俗的最大亮點。
西江還有“中國銀飾之鄉”之美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造技藝”堪稱一絕,30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西江刺繡技藝獨特多樣,服飾可以說是銀飾刺繡的完美組合,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書。
西江苗族民風純樸、熱情好客,12道攔路酒、長桌宴、“高山流水”、“五壺四海”是苗家人迎客的最高禮儀。酸湯魚、韭菜根、鼓藏肉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西江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苗族還常以酒示敬,以酒傳情,不同時間、地點,不同的對象,飲酒的禮俗也有所不同,如攔路酒、進門酒、雙杯酒、交杯酒貴州千戶苗寨旅游攻略詳細,不一而足。
三是這里的民俗,西江牯藏節、苗年,聞名四海。苗族鼓藏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西江千戶苗寨一帶少數民族村寨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此祭祀祖先,祈風調雨順,求寨子平安。十二年一次的牯藏節,雷山西江貴州千戶苗寨旅游攻略詳細,殺豬宰牛,二十四小時的禮炮煙花,把整個山寨的路都燃染紅了,整個山寨的大街小巷全部都在節日的氣氛里。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地址: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門票100元。
?
(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