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為大家說一說觀賞魚腹部變大不消咋辦和金魚肚子鼓鼓的怎么回事的相關經驗,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具體內容吧!
今天我們還來解答魚友問題,這次魚友的問題大致如下:“你好,我的鸚鵡魚肚子突然變大,是怎么回事?”肚子變大其實往往都是腸胃的問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毛病其實大多數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喂出來的!
養魚不要太常喂食,喂多了魚吃太多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腸胃疾病。最常見的,會讓肚子變大就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腸炎
腸炎是非常難調理的。往往一些皮外傷是非常好治療的,特別是針對一些皮實好養耐粗樣的觀賞魚,稍微調養幾天,觀賞魚的自愈能力煥發出來,傷口就慢慢愈合了。
但是體外傷好治,腸胃病就很難治療,畢竟是在體內。
所謂“病從口入”,腸炎主要原因還是吃了一些不干凈的東西,比如沒有殺菌消毒的活體食物,體內存在寄生蟲或者細菌,以及喂了觀賞魚過期的飼料,或者已經死了很久沒有冷凍保存的食物。
這些都容易引起觀賞魚。腸炎一般有:細菌性腸炎,內寄生蟲性腸炎,消化不良性腸炎,水質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的癥狀主要是發黑,縮鰭,白便,還有腹脹。細菌性腸炎是最容易死魚的,也是最難處理的。但是要在觀賞魚癥狀剛剛出現的時候就治療,還是很容易痊愈的。
往往用200斤的水放一兩克黃粉,藥浴幾天后觀察腹脹有沒有消失,消失了就可以停止藥浴,如果有爛鰭的現象就放一些“表皮康復液”幫助魚鰭恢復生長。
1、水質差引起的腸炎
水質差引發的腸炎一般會發黑,縮鰭,生殖孔經常拖著糞便。這樣的腸炎一般不用下藥,慢慢調養,改善一下水質就可以治好。
2、消化不良性腸炎
這樣的腸炎會讓魚變得傻傻的,游動速度變慢,離開魚群,體色發黑,神態呆滯。還會拉出白色糞便。
消化不良性腸炎一般用“利口福腸炎治療劑”泡三天,三天后觀察糞便顏色和索食的積極性是否正常,正常就可以換水了。這款藥我之前用過幾次,效果非常不錯。
3、內寄生蟲性腸炎
引起腸炎的寄生蟲全都是躲在魚的體內的。這里要分小型蟲和大型的蟲,分別用藥。小型蟲的腸炎可以看見實心白便和拖便,可以用“痢特靈”治療,一百升水扔4-5粒進去就好了。
藥浴三天,觀賞魚會拍出大量白便,那就是寄生蟲死亡被當成糞便排出,可以停止藥浴。
大型寄生蟲的藥物相對更貴一些。推薦“臺灣大禹”,一百升水1-2克,泡到可以看見蟲體從魚體內排出,然后撈出蟲子,避免被別的魚誤食。
二、炸鱗
炸鱗的癥狀就是魚鱗豎起來,看上去非常可怕,還會伴隨張腹現象。把魚拿出來可以摸到觀賞魚的魚鱗很硬,還有一點兒扎手,肚子則是軟軟的,感覺里面裝滿了液體。魚在炸鱗的時候還會離開魚群趴缸,狀態變差。
可以用黃粉進行治療,藥浴到觀賞魚的腹部變回原來的大小,魚鱗又重新閉上。
炸鱗主要還是預防。比如增加換水頻率,不要讓水變得太老,定期抽出魚缸底部的臟東西。
定期更換清洗過濾棉,定期更換生化濾材,別讓水質變差。
盡量讓溫度一直保持不變,別出現溫差過大的現象,否則也容易炸鱗。
腹水
腹水經常會伴著炸鱗出現。當然也有單行的情況。腹水經常發生于金魚身上,可以看見腹部有一個水泡很大。推薦用英國大白片和甲硝唑這兩種藥物進行治療。
腹水主要也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或者是吃蝦時被劃傷,傷口被感染。腹水也是非常好預防的。
觀賞魚飼料中摻少量的大蒜素,可以殺死體內寄生蟲。吃的東西要經過殺菌消毒。不要吃不新鮮的食物和過期食物。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鸚鵡魚要當媽了。很多魚在生產前肚子會變大,里面全部裝滿的小魚或者卵,觀察一下它有沒有經常和某條公魚在一起游。最后祝你的觀賞魚早點康復!
上面()為您介紹的觀賞魚腹部變大不消咋辦和金魚肚子鼓鼓的怎么回事的具體介紹,供網友們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