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放生者,有求必應;放生者,必得天神護佑。因此,受佛學影響,人們普遍認為善有善報,放生必定會帶來吉祥和健康。所以,每年春暖花開之時,各地都舉辦放生、護生的活動。初一、十五、清明節等一些固定節日也講究放生生靈,以求福報。不僅如此,很多魚友不想養的寵物龜和觀賞魚,也都陸陸續續被放生,可放生真的是件善事嗎?
首先就是吃遍天下無敵手的外侵物種——【清道夫魚】。清道夫是雜食性,幾乎什么都吃。如果把它放生在自然水域,就會吃掉好多魚卵,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更嚴重的是,它沒有天敵!想象一下,它每次產卵幾千粒,這些魚卵都長大了,能不泛濫成災嗎?我上網一搜著實嚇了一跳,某水庫竟然發現幾萬斤清道夫,其他野生魚類幾乎絕跡。
魚友們為了除藻而飼養它,當藻類被吃完了,它就會吃魚,于是很多魚友投稿:不想養了,該怎么辦?再此提醒廣大魚友:買時需慎重,不想養的話,寧可吃了它,也不要讓它去破壞環境。
【雀鱔】同樣也是個禍害,它生性兇猛,最讓人震驚的是他的胃口,幾乎可以吃掉比自己小的所有生物,從而迅速成長,獨霸一方。
杭州某魚友釣魚時,釣上來一只嘴巴扁長似鱷魚,長有兩排尖牙,長度70多cm,重達2公斤的怪魚。后來才得知是被放生的雀鱔。東莞也有魚友釣到鱷雀鱔,身長約1米,身上有堅硬無比的鱗甲,刀砍不爛,只能埋了。
要注意的是雀鱔堪稱頂級毒魚,與河豚一樣,在排卵期能產生劇毒物質,如果不想養了,不要放生,更不要食用,否則危及生命。最好的辦法就是就地活埋。
【大鉛筆魚】以性格暴躁著稱,能吃能打,生長迅速,是戰斗力極高的觀賞魚,很多魚友也是養了一段時間又后悔,但是千萬不要放生,不然為禍一方,破壞生態平衡。
【巴西龜】和【鱷龜】是人們喜歡放生的兩種龜類,同樣耐活,同樣是不想養了,沒有辦法處置就選擇放生。
這倆外來物種能吃耐活,而且很會生,能雜交,還帶有傳染性的沙門氏桿菌等等,分分鐘打破生態平衡,所以也放生不得。
早在幾年前,就有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遛彎能逮到幾兜子牛蛙的傳說,這都是游客隨意放生的結果。牛蛙生存能力極強,不僅把本地青蛙“滅了”,池塘里的魚蝦和覓食的鳥雀也都被吃了。所以牛蛙也不能放生,吃了反而更好呢!
此外,還有羅非魚、革胡子鯰、食人鯧等這些外來物種,都不能放生哦~
我聽過一個笑話:一個女青年發微博說在海邊放生一只小烏龜,結果放生一次,烏龜游回來一次,最后女青年感動的發微博說:“烏龜也知道感恩,不肯離去,誰說冷血動物沒有感情?”結果底下的評論炸了:“那是一只淡水龜,你扔到海里,它當然要往回游……”
哈哈,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可笑,但確有真事發生。還記得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新聞嗎:薛凱琪放巴西龜進海里;李小璐夫婦放生時給海龜綁紅繩;張嘉譯把山龜當海龜放生……
YEE SHUI ZU SHI JIE
一般能放生的都是當地生物,放生地點選擇大江大河或者海洋、大山等比較寬闊的大環境,而且季節要恰當。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創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