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直播的時候好多朋友問我關于英語機構怎么選擇?我說一下幾個標準和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首先是對于機構我就不做推薦了,因為我們只學過一個機構,但事實上市面上好的英語機構、好的老師很多。所以我的原則是無論是英語還是哪個學科,選老師要比選機構更重要。就是你要了解一下老師講課的風格、口碑,聽聽別人的介紹,有這樣的參考肯定是最好的。
如果沒有一定要帶孩子去試聽,了解一下他講的教材特點是什么樣,聽一聽老師的口語發音是否標準。有的人說:我不會聽,你就閉上眼睛聽,聽聽那個感覺跟外國人說話的感覺能差多少?聽著相對來說比較舒服,不是那種特別中國人那種發音,那就不錯。
然后你再聽一聽他講課的內容和風格,尤其對于一些不太懂英語的,其實你還倒好分辨。就是如果你自身對英語語法都不太懂,然后你聽老師講課,他講的很清楚很明白,對于一個你基礎很差的人來說你都能聽明白,那就說明老師講課的能力沒有問題。如果你英語更懂一些,你一聽更能聽出來老師講的好不好。
所以從這幾點都能判斷出來。
·再有一個就是大家比較糾結的關于學什么教材的問題,尤其是現在教材一改革,好多家長都想著說我們是不是新概念不能學了,我們一定要去學原版。現在改革的趨勢確實是更側重于英語能力,然后側重于閱讀、詞匯量,所以原版教材它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如果你已經走上了新概念的路線,已經學了,其實我不太建議中途去更換。因為任何一套教材它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沒有哪一本教材能夠全面的、面面俱到的。所以你要知道新概念的教材它的優勢就是語法非常系統,然后文章也非常經典,那你就沿著這一條路線跟一個好老師一直去學,沒有問題。
你為了適應現在的教材的改革和考試的改革,你可以自己去補充一些內容,比如說多讀一些原版書,關注一下外刊,像這個時文,21世紀英語報,通過自己彌補這樣的方式去提高孩子的詞匯量和英語的能力。
如果說孩子比較小,我剛開始去啟蒙面臨著這個選擇,那么你的選擇范圍就更廣,更靈活。我還是建議能選原版教材盡量選原版,這樣將來這條路走的就會比較順暢一點。
還有就是英語的學習,我還是建議早一點報機構,跟著機構,跟著老師走,我們相對來說會比較省勁。但是你光靠有一個機構線下一周一次兩次課,想要把英語學好也是不現實的。無論你學的是新概念還是原版教材,實際上語言它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就是家里的這個功夫實際上更重要。
像我們一開始從小的時候學的也不是原版教材,也是從那個萊德的自由教材一直到新概念的青少版,然后成人版學了一陣我們又改過來了。但是這個期間因為我意識到如果學這個新概念在能力上可能不夠,所以我們是常年堅持做這個分級閱讀,red牛津樹,然后又買了一些線上課,比如說線上一對四的,一對一的,還有一些錄播課精讀課。
總之要每天在英語上投入足夠多的時間,那我可以通過線上去學習一些劍橋課程這種原版課程的方式做一個補充。就說大家要有自己的一個規劃,而且要知道你英語靠線下那兩次課是絕對不夠的,他的能力也建立不起來。
所以在家庭這一塊要把閱讀或者是一些線上課的補充,把這些東西要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有足夠多的時間投入到這個聽讀,投入到這上面。那么長期積累下來,無論你學的是什么教材,他的能力一旦建立起來了,語感建立起來了,英語自然而然也就學上路了,也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