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觀賞魚的白點病成因只有三種,一種是水溫急劇的降低變化,一種是魚體極其的瘦弱,再就是交叉感染,也就是說我們新購買的觀賞魚本身帶有白點。
除了以上三種形式,觀賞魚很少能夠見到白點病,再一個,白點病一開始是極其隱蔽的觀賞魚尾巴有白點怎么辦,如果不是養魚老手,魚兒身上剛開始出現一兩個白點是很難發現的,哪能夠明目張膽的讓我們一下就看見白點?
一、白點病極難發現
那么這個病就很容易治療了,所以說當我們發現觀賞魚白點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身上已經是有很多的點點了,我們比如說七彩神仙魚的白點,如果不仔細觀察,初期根本發現不了,象紅綠燈的白點更是難以輕易觀察到。
二、小瓜蟲個體很小
除非是它們的尾鰭比較透明的地方,有一兩個白點我們才能夠看到,也就是說即使是最大的白點,頂多不會超過小米粒大小。
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我們發現了觀賞魚身上長有所謂的白點,很可能只是外傷感染造成了局部發炎起痘或者潰爛發蒙的前兆而已。
三、高溫魚不易患病
再說了,如果是鸚鵡魚、地圖魚、羅漢魚等高溫魚類,水溫在28到30度左右,它們能夠患上白點病的概率幾乎是零。
除非是我們長期投喂不及時,魚兒的體質絕對的衰弱,再碰上大幅度的換水或者大幅度的水溫變化,以及新魚入缸長期的心里壓抑、趴缸拒食,才有患上白點病的可能。
四、自身養魚習慣回顧
我就不明白了觀賞魚尾巴有白點怎么辦,自己的觀賞魚在不斷的打斗中,有的魚兒身體受了外傷,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去如何隔離觀察,這才是最為正確的步驟,雖然說這種情況下也有可能患上白點病,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條件結合的。
比如長期體弱不進食加上水溫過低刺激等,最后我們再去觀察白點的大小,就會很輕易的判斷出是不是白點病了,同時作以升溫處理才是首選,而不要去亂下藥。
五、起頭金魚的腦袋上不是白點
這個問題養魚老道已經講過好多次了,也給大家發了很多的視頻,起頭類的金魚在發頭期,頭上偶有白點我們不必去在意,如果情況較為嚴重,用鹽水清洗一下即可。
所謂的嚴重并不是頭上的白點過多,而是因為頭上的白點出現了霧蒙蒙的癥狀,看起來有點水霉病的趨勢,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用淡鹽水洗去白蒙即可,基本上也不用消炎、也不用隔離,直接扔回原缸,它們自己慢慢就會恢復。
這個季節里這種現象很多,基本上都是屬于正常現象,可以無須理會,這就像是醫生做手術觀賞魚尾巴有白點怎么辦,不到萬不得已無需開刀,我們做的就是適當等待即可,很多金魚過了這個季節都會自愈。
而真正的白點病,如果想要既省時又不傷害魚體,再一個不會輕易復發,加溫永遠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