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節前節后都可能會炒一下旅游,但今年不確定信息太多,好像沒啥動靜。這幾天趁著還沒放假休市,看看能不能扒點機會出來(想節省時間請直接看片尾結論)。
本文主要講了以下內容:
1.為什么分析旅游(因為可能有預期差),2.旅游相關的數據信息從哪找,3.這些數據能說明什么國內旅游攻略哪個app好,4.從中發現了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有哪些可能有行情的地方)。
一、為什么分析旅游(因為可能有預期差)
這幾個月看7點的新聞,一直聽到的數據不斷向好、經濟持續復蘇;手機上的新聞也是xx酒店預訂火爆,房費幾千漲到幾萬;微博上也有很多大V說,十一假期要大玩一波,以身作則促進消費;似乎所有人都要在十一假期把三年的旅游預算全花掉。
如果十一假期旅游真的超級火爆,最近旅游似乎又沒人炒,那我埋伏進去,節后豈不大賺?當然沒那么簡單,大家都不傻,我得仔細看看是什么情況,為什么沒人炒。
二、旅游相關的數據信息從哪找
散戶打聽不到旅游企業的數據,但可以從下面幾個公開信息,來做分析:
1.旅游APP下載量,2.旅游關鍵詞、景點關鍵詞的搜索量。
如何查詢到這些信息:
1.APP下載量可以到‘點點數據’、“七麥數據”、“蟬大師”等APP數據分析平臺查詢。
2.關鍵詞搜索指數,可以到“百度指數”查詢,抖音內容熱度,可以去“巨量算數”查詢。
三、這些旅游相關數據能說明什么
1.下面是旅游類APP,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和航旅縱橫的下載量對比。
(數據使用了點點數據平臺的蘋果商店的下載量數據國內旅游攻略哪個app好,原因是各數據分析平臺,蘋果商店的數據是最完善的,點點數據是2019年上線,因此數據從2019年開始)
攜程、去哪兒、航旅縱橫APP下載量對比
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是旅游APP里下載量最大的兩家,主要業務是機票、酒店預訂,航旅縱橫專做機票預訂業務的APP里下載量最大的,號稱是官方機票預訂APP。
從上圖的APP下載量趨勢可以看出,APP下載量波峰波谷,與實際人口流動節點非常吻合。
比如20年2月不走親戚的新年形成的波谷,21年4月就地過年后的第一個長假形成的波峰,22年4月的波谷和7月的波峰,完全放開的23年1月的波峰,等等。
可以看出,APP下載量已經恢復并超過2019年的水平,可能說明,出行人流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水平,此前五一假期媒體報道的,各地人流爆滿,可能是普遍情況,并非媒體只挑好的說。
馬蜂窩APP下載量
但是馬蜂窩這個核心也是旅游攻略的APP,下載量自2019年創出高峰后,再也沒有漲回來過。
酒店、機票預訂APP對比旅游攻略APP下載量趨勢
把酒店、機票預訂APP和旅游攻略APP下載量放在一起對比可以看出,2019之前,馬蜂窩APP風頭正盛,甚至壓攜程、去哪兒APP一頭,但是放開之后,攜程、去哪兒持續恢復國內旅游攻略哪個app好,但馬蜂窩幾乎躺平,下載量看不出來增長的趨勢。
這可能說明,需要做攻略的長途旅游、長時間旅游,仍然沒有恢復。
2.抖音內容指數對比和百度搜索指數對比
旅行、景點關鍵詞的抖音內容指數對比
從巨量算數指數(抖音內容指數)可以看到,2023年開始,旅游關鍵詞的指數忽然升高,景點關鍵詞也有類似情況,這是否說明有媒體刻意宣傳旅游,或旅游企業在從一季度開始發力宣傳?
不確定,那繼續看百度搜索指數。
旅游類關鍵詞百度搜索指數趨勢
旅游關鍵詞的搜索指數,也在2023年忽然升高,2019-2022年間沒有這種情況,時間拉長到2016年,也沒有這種情況。因此可以說明旅游關鍵詞搜索指數忽然增加,可能并不完全是自然增長。
景點類關鍵詞百度指數趨勢
景點類關鍵詞的搜索指數,明顯可以看出2020-2022年出現了低谷,放開后,三亞旅游的搜索熱度大幅升高,桂林、青島、昆明沒有明顯變化。
四、從數據中發現了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文旅部的2023年五一假期數據:
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
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綜合各方面來看,今年對旅游期待很高,宣傳力度很大,出游人數也的確很多,但消費收入不一定很高;十一與五一只相差幾個月,大概率不會有明顯變化,很可能與五一情況類似。
因此不怕假期出黑天鵝的話,機場、機票、高速可以找機會試試,景點酒店感覺難度很大。
以上僅是個人思考分享,不是投資建議,大家注意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