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催產劑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催產劑是魚類人工繁殖成功的關鍵之一。目前魚類人工繁殖中常用的催產劑有三種:即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簡稱HCG)、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簡稱LRH-A)以及魚類的腦下垂體PG。本文介紹前兩種催產劑的使用技術。
一、兩種魚類催產劑的使用方法
(HCG) 是鰱、鳙魚人工繁殖魚苗生產中主要的催產藥物之一。其成品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易溶于水,溶于水中呈無色或淡黃色澄清液。它的水溶液難于保存,保存時間一般不足24小時,遇熱易失效。因此,該品應密封存放在陰涼、干燥處或冰箱中。
使用方法(1)劑量:按親魚每公斤體重計算,雌魚注射量為800~1200國際單位,雄魚減半。(2)激素注射液的制備:首先備好生理鹽水(8克***化鈉加蒸餾水或冷開水1000毫升充分溶解)。使用前將注射器、針頭煮沸消毒。使用時用注射器吸取定量的生理鹽水,針頭插入激素瓶的橡皮塞內,將生理鹽水注入,搖動2~3分鐘,待激素充分溶解后,吸出供用。(3)注射:一人將魚體側仰,使注射部位露出水面,另一人持針注射。注射前,應擦干注射部位的水觀賞魚催產藥,并用70%的酒精或碘酒消毒后,將針頭朝魚體上方與魚體表面成45度角刺入胸腔,徐徐注入藥液。普遍采用一次注射法。
(LRH-A) LRH-A的生物活性比LRH(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高出數十倍,對性腺發育達到充分成熟的草、鰱、鳙、青、鳊等多種魚都有催產作用,能導致雌性卵子的成熟、排卵和雄性精子的生成。各種催產的魚類對LRH-A敏感性的次序為:草魚鳊鳙鰱。用量:當水溫19℃~29℃時,LRH-A對草魚的催產,一次注射的有效劑量為每公斤魚體重10~30微克;當水溫24℃~27℃時,對鳊的催產,一次注射的有效劑量為每公斤魚體重50~60微克;當水溫25℃~31℃,對鰱、鳙的催產,一次注射有效劑量為每公斤魚體重30~60微克。
魚類注射LRH-A催產的效發時間,即從注射催產劑到親魚發情的時間,比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腦垂體的效發時間,普遍推遲了3~4小時,甚至更長。其原因是LRH-A和HCG、PG的催產作用途徑不同。
觀賞魚催產藥,是在常用的催產劑中,再添加兒茶酚***排除劑RES等化學物質制成。據測定,RES等物質可使親魚血清中GTH的含量增大,對卵細胞的發育和排卵都具有促進作用,能使藥劑的效應時間縮短,催產效果趨向穩定。
二、魚類對催產劑的選擇
不同種類的親魚對不同催產劑的敏感性有很大差異,在催產時必須選取對該種親魚最敏感的催產劑觀賞魚催產藥,或者幾種催產劑聯合應用,以達到滿意催產效果。現根據有關資料和我們的親身經驗作些介紹。(1)鰱、鳙:對HC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