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資深養魚人。愛魚人士注意!
新手都是剛剛接觸觀賞魚,都喜歡在網上找一些養魚的方法和經驗。一樣,逃不過這四個字。
學習也需要有針對性的思考和判斷。別人的經驗,不僅要靠學習,更要靠思考、分析、實踐和有效借鑒,而不是事事如意。
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新手,總會有以下的想法或做法。
1、魚缸越大越好,魚越多越好。死了的話可以加多
經常有一些新手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們不會養魚,所以一開始還不如多買點,為什么呢?
防止它死亡。一個魚缸可以養20條小魚。我買了50個。其他人不就是精英嗎?
也是對錯。
密度不要太高。如果密度太高,這個缸里的魚可能會因為集體缺氧而死亡。而且,如果密度太高,任何觀賞魚都會出現各種問題。
關于魚缸越大越好。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主要是涉及到某些觀賞魚的抑郁癥。此外,魚缸越大魚缸觀賞魚哪個最好養,你能養的越多。這也是新手的通病。
第二,濾材越多越好,水流量、氧氣、濾槽越大越好,怕是硝化細菌不夠
這些問題都會有一個限度,一旦超過這個限度就很好,很好,好的是什么歌?
首先,水泵和氧氣的功率越大,水流越有可能沖擊過濾棉,氧氣越多會導致魚缸里的雜質翻滾。這些都是問題。
對應的水泵功率大魚缸觀賞魚哪個最好養,相應的濾池和過濾材料都要增加,提水的過程就會變得異常緩慢。
我們不是說濾料太多就一定不好,而是很多魚店都會有一個標準的下濾魚缸,里面有一個標準的過濾缸。過濾材料我們自己按照那個比例調整放置魚缸觀賞魚哪個最好養,不過普通的觀賞魚就夠了,完全沒必要加換。
有的魚友怕自己的魚缸里的硝化細菌不夠用,就經常加,只要換水就行。為木材和硝化細菌的食物。
其實天然的最好,或者第一次適量加水就可以了。
第三,怕魚缸細菌多,怕觀賞魚得這個病那個病,所以經常加藥加鹽
經常有新魚友來問,你說我每次換水,加點鹽,黃粉之類的藥,觀賞魚就不會生病了嗎?
其實,哪個魚缸沒有細菌?是的,哪種觀賞魚沒有體內寄生蟲?還有。
只要我們選好魚,調好水質,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加鹽加藥的。觀賞魚真的生病了怎么辦?
細菌也產生了耐藥性和耐鹽性,那它還能做什么呢?
當然,如果你養的是一些體質較弱的精致觀賞魚,每年春秋兩季偶爾做檢疫也不是不可以,季節交替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
4.要么怕觀賞魚吃多,要么怕觀賞魚吃少,兩個極端
有的魚友不敢喂魚,怕自己的觀賞魚吃多了腸炎或體內有寄生蟲。
還有一些魚友怕自己的觀賞魚吃的太少,營養不良,就一直喂。我們能想到的食物和意想不到的食物都可以扔進魚缸里。
其實要根據你的觀賞魚的狀態和食欲,做相應的適當調整。食物稍微豐富一點,可以少食多餐喂它。觀賞魚可以吃飽,不會太飽,也不會太餓,這也很好。
最好的食物,來自于野生觀賞魚自身最需要的食物。也就是說,這種食物必須給魚吃,而不是給人吃。一切以觀賞魚的習性為準。紅燒排骨、燒雞、豬腳老是往魚缸里扔?
這嚴重違反常識。
所以,別人的經驗永遠是別人的,但水缸魚缸,還有我們的大腦,永遠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嗎?
不要總是在觀賞魚上使用一些過火的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