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午,學校分年級組,召開心得交流會。在交流會上,老師們紛紛交流讀后的想法,講述自己的育人事例,分享好的愛生秘方。在這個交流會上,老師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娓娓地講述與認真地聆聽中,我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從說到理:愛的二小解讀
整理,尋找愛的方式
在我們看來,組織教師讀這一個動人的育人故事,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讓教師對文中班主任的做法進行動作拆分,細致分析孩子我該如何愛你培訓心得體會,而是引發全體教師去思考:現在的我們,該如何愛學生。
是啊,作為老師,其育人底線是要愛學生,可是,我們真的會愛嗎?我們愛的正確嗎?我們所謂的愛,是孩子們需要的嗎?
關于“怎么愛”這個命題,在結合了年級組長的發言反饋以及細致閱讀了90多名老師的心得體會稿之后,新華二小有了自己的答案,一起來看屬于新華二小的獨家解讀。
特別說明:以下答案,均摘錄自老師們的心得體會,而我們,只是一名文字的搬運工和整理工。
01
架起
溝通橋梁
蔣赟斌:需要跟班主任還有其他老師們多進行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于表現特別“另類”的孩子,需要及時去了解這名學生的家庭,了解其他課上對表現以及TA與同學們平時的溝通情況。
方桂琴:與家長打交道,及時與家長溝通建立情感也需要理解、信任和寬容,學會換位思考,遇到了委屈和誤解,仍然對學生一視同仁孩子我該如何愛你培訓心得體會,讓家長和學生明白,我們的教育行為是為他的向上向善,而不是為我。
02
善用
肢體語言
柴春燕:作為班主任的我們,給她們一個微笑或是一個擁抱,在他們哭泣時蹲下身子輕輕地安撫他們,而不是不耐煩地責備。
巫寶珍:記得12年前的9月1日帶一6班,班中有個孩子叫閔捷,因為家庭原因,每天媽媽送她到學校,而孩子每天到校就是哭鬧,要去找爸爸。一到校,我從她媽媽手中接過她,抱在自己的懷里,早自修抱到第一節上課。一天,二天……一年,二年,每天的早上就這樣抱著她,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03
爭做
良師益友
呂芳:作為小學的班主任,心中一直銘記著赫爾巴特的一句名言: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愛學生是教育的基礎,愛的前提是尊重與理解。總之用心去愛每位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是我一生的教育準則。
鄭菊紅: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學校,我就是這四十二個孩子的媽媽,我既有責任和義務教他們知識,更有責任和義務教他們做一個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于是,我試著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用一顆愛生如子的心面對和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天。
課堂上,我把愛鑲在舉手投足間,嵌在一顰一笑中,給他們一張微笑的臉,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信任與鼓舞。
04
務必
率先垂范
洪于諾:我們需要牢記教育必須是愛與責任的完美結合。我們希望學生是個有責任心的人,那我們自己也要是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人做事要有原則,不能隨波逐流。我們希望學生是個有愛的人,那我們就要先釋放我們的愛。
姚愛君:作為一名30年教齡的小學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為人師表,率先垂范,為學生作出表率,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從而使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05
堅持
鼓勵學生
張慧婷:不要吝嗇鼓勵,因為鼓勵是春風,它使人溫馨和感激;請不要小看鼓勵,因為鼓勵是火種,它可以點燃心中的憧憬與希望。作為—名教師,如能時時以飽滿的精神、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話語對待學生,必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王琴琴:“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少些禁律,多些鼓勵吧孩子我該如何愛你培訓心得體會,在教育之路上讓自己始終保有良善之心,仁愛之心,慈悲之心。
06
關愛
所有學生
柴紅仙:平時我們既愛優生,也愛后進生,更愛那些急需關愛的學生。到了我這個年齡的班主任已經能尊重理解并包容每一個孩子的所有合理不合理的行為。要關愛學生,就要求經常地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為人、處事等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情學生的痛苦與不幸。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夠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他們成功。教學中或直接或含蓄對學生的成長寄予良好期待,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慢慢改正缺點,與“昨天告別”,一天比一天有進步。
何建平:學生像莊稼一樣需要一個緩慢的生長過程,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而不像工業一樣批量生產、整齊劃一。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一樣,我們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在學生的成長中,我們要等待學生慢慢成長,慢慢的發芽。教育的最高境界: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的尊重。
07
做到
嚴慈相濟
徐玉鐲:真正的教育之愛,并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予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
吳利紅:這種愛不是犯了錯誤不去懲罰的過度溺愛,也不是和學生間過于隨意,非常親昵甚至放肆,而是嚴慈相濟,收放自如,尊師愛生,優雅有度,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的師生關系。
08
善于
發現優點
方友良:關注學生個性發展,我們教師平時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動向,了解學生的特長,根據學生的特長,去激勵他們,發揮他們的特長,激發學習興趣。
朱建珍: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做到欣賞、寬容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都應該及時地給予學生肯定,使學生的心里得到莫大的鼓勵,促使學生積極進取。
09
進行
換位思考
徐晴: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多了解孩子背后的故事,多親近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事情和問題,多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爭當做有溫度的教育,做有溫度的教師。
陳超喆:站在講臺上的我為人師也為人母,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我也是學生家長,作為家長的我對孩子的老師同樣充滿了期望:孩子每天在校學習開心嗎?遇到麻煩老師們解決問題耐心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的學生都是父母的寶貝,他們的身上包含著每個家庭殷切的希望。
10
尊重
每位學生
黃利珍:今天,我覺得我們僅僅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還不夠,還應該去動腦子想辦法讓我們的愛更有效果,更恰到好處,更有作用力。那就是真正的要細心,要尊重每位學生,做到在愛他們為他們好的前提下還能照顧到他們的自尊心,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想辦法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找到自信尋到力量的源泉,這是我們新時代教師必須努力去實踐做好的。換言之就是如何讓愛更加有力量有效果,怎樣去喚醒和激發學生,這是我們應該積極去思考和實踐的。
吳秀華:從李安的故事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要有溫度,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尊重是教育的起點,尊重差異,就是尊重每一個個體,只有從每一個個體入手,才能讓每一名學生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11
全面
了解學生
盧瑋丹:教書育人,時常我們關注更多的是教書,卻忽略了育人,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從思想、學習、生活上全面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表現、家庭環境、社會交際等情況,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汪耀:這需要老師有更多的耐心,多了解學生背后的故事,因材施教,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問題,尊重教育,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
12
提高
個人魅力
黃芳:我認為,"教育是教育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讓其對自己充滿自信,并勇敢地面對生活。"
陳燕飛:努力做到讓學生喜歡的老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學識,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科素養的同時,做到上的課不能隨著聲波消失就銷聲匿跡,要教到學生心中,成為他們素質的一部分,還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思想內涵,以幫助學生們明做人之理,明報效國家之理。更好的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這也是今后自己的一個努力方向。
這些關于愛的解答,是新華二小全體教師的育人經驗,更是寫在點滴里、刻在時間上的育人行動。未來的日子,我們將繼續從心出發,以心換心,以情動情,春風化雨育桃李,潤物無聲灑春暉,書寫教育人的責任與擔當。
圖文|新華二小
一審|李小建
二審|吳永星
三審|陳 亮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