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紛紛,空山憶故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深沉。
欲問追思何處寄?弦上清音訴心聲。
古琴名曲《憶故人》,相傳是東漢琴家蔡邕所作(才女蔡文姬之父),又名《空山憶故人》。
此曲旋律優美而韻味哀婉,全曲采用散板節奏,古琴藝術中稱為“跌宕”,琴聲隨著演奏者的氣息與心情而起伏,撫者用情,聽者入心。
琴曲開頭是一段空靈的泛音,如同天際散落的紛紛花雨,牽起回憶的思緒。
隨著按音主音的出現以及左手大幅度的吟猱,仿佛聽見深沉而低落的嘆息,在夜里,在風中,如怨如訴,勾起心底深處的如煙往事。
于是,畫面徐徐展開,空弦散音放合與綽注滑音的巧妙組合,構成了空谷足音般的音樂形象,似乎看到一個踽踽獨行的背影,在山間月下徘徊不去。
然后進入高音區的華彩段落,不斷推進的旋律與雙聲撮音的呼應,將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欲哭無淚,欲恨無言,唯有斷腸寸寸。
之后進入一段略微歡快的變奏,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片段。也曾月下相酌,也曾花間流連,也曾執手相看,追憶逝水年華,如同吉光片羽,令人帶淚而笑。人生苦海雖無邊,也總有那么一些細小的波浪,吟唱歡歌。于是空山依舊而足音翩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夕。
一聲長嘆,回憶戛然而止。
明月冷,松風寒,終是孑然一身。故人逝,往事稀,難追人生一夢。結尾的泛音如夢如幻,在寂寂空山,默默思憶中如云霧般彌漫。
已故古琴名家成公亮先生
《憶故人》雖是近兩千年前的古曲,現在聽來仍能扣人心弦,引人沉思,是不可多得的經典名曲。小編特別選用已故古琴名家成公亮老師的演奏版本,以示緬懷。成老生前以《憶故人》曲最為知名,如今清音仍在,斯人已逝,聽故人撫琴《憶故人》,更當令人感懷!
《憶故人》(成公亮先生2011年9月錄影)
昨日是今日的回憶,今日是明日的記憶。
愿你我念念清明,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