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十大名曲賞析
第一首《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 。《神奇秘譜》中記載:晉代“桓伊出笛為梅花三弄之調,后人以琴為三弄焉”。梅花傲霜高潔的品格,是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常為人們用以隱喻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明朝《楊掄伯牙心法》中指出用古 琴來表現梅花是最理想的。“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為運用上、中、下不同部位的泛音三次重復演奏同一主要音調,用以表現梅花高潔安 詳的神態。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復三段泛音的寫法不多見,故有“處處三疊陽關,夜夜梅花三弄”之說。《梅花三弄》分十段一尾聲。三段泛音在前六段相間循環出現,作為梅花潔白、傲放的形象,曲調清新活 潑、節奏明快。第七、八段,音樂轉入高音區,曲調高亢流暢,節奏鏗鏘有力,表現了梅花在寒風中巍然挺拔的形象。第九段,在低八度重復第七段的旋律,因而增添了它蒼勁的氣質。整個樂曲旋律清新、節 奏鮮明,刻畫了梅花傲霜的高潔品格,此曲是一首千古流傳的古琴名曲。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 /123.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二首《陽關三疊》源于唐朝琴歌曲,其琴歌譜留存至今。歌 詞根據唐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詞并有所發展。原詩為:“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因詩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又重復三次,故名《陽關三疊 》。本樂曲據《浙音釋字琴譜》,初見于宋,后在明朝時較為流行,曲中對友人依依惜別的真摯情感,作了細致入微的刻畫。悠揚的琴聲組合成一種空曠、荒蕪的背景,節奏的改變,突出了詩人與友人之間話 別、囑托的情景。最后友人在琴聲中漸漸遠去古琴名曲50首,全曲在悠遠的情思中結束。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 //dzxc/tppd//bg.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三首《廣陵散》名廣陵止息。原東漢末年流行于廣陵地區( 今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樂曲。曾用琴、箏、笙、筑等樂器演奏,現僅存琴曲,既可用于合奏,也可用于獨奏。竹林七賢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殺害,臨刑前曾從容彈奏此曲為寄托。據《神奇秘譜》中言 ,此譜傳自隋宮,歷經唐宋,輾轉流傳于后。因其小標題名為“取韓”、“披劍”等,近代琴家多認為它是源于《琴操》所載《聶政刺韓王曲》。據《琴操》所載:聶政,戰國時期韓國人,其父為韓王鑄劍誤 期而被殺。為報父仇,上泰山刻苦學琴十年,漆身吞炭,改變音容,返回韓國,在離宮不遠處彈琴,高超的琴藝使行人止步,牛馬停蹄。韓王得悉后,召進宮內演奏,聶政趁其不備,從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韓王 。為避免連累母親,便毀容死去。后人為琴曲《廣陵散》加分段標題,樂曲所表現的情緒,與這個悲壯的傳說也確有不少相通之處。現存曲譜分四十五段:分開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聲(十 八段)、亂聲(十段)、后序(人段)。此曲早已絕響,解放后才被譯奏出來。樂曲定弦特別,第二弦與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時可在兩條弦上奏出,取得強烈的音響效果。樂曲以剛勁有力的注音和帶有敘事性的音調開始。正聲是全曲的主題,標題“徇物第八”,表現出一種壓抑郁憤的情緒。“沖冠第九”、“長虹第十”以古琴中最強烈的撥刺手法,在一二弦同音奏出慷慨激昂的音調。“會光第十六”則是以泛 音與散音高低音強烈的對比,節奏逐步的緊縮,表現出一種英雄的氣概。“投劍第十八”,運用拂的手法,恰似破竹裂帛,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廣陵散》以磅礴的氣勢、獨特的風格、龐大的結構,受到琴 家們的推崇。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 //www1/////.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四首《高山》據《神奇秘譜》解: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 曲,至唐,分為二曲,不分段數。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內容根據伯牙鼓琴的故事,《琴史》中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水,鐘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子期既死,伯牙絕弦,終身不復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此故事表明音樂可以獨立進行藝術創造,不必借助于文詞,同時也說明琴曲很早就可以獨奏。《高山》琴曲按書中記載分四段,琴曲音韻蒼勁,曲調雄渾,使人如置身層巒疊嶂、千峰爭奪之境,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 //01-01.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五首《流水》據《神奇秘譜》解: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 曲,至唐,分為二曲,不分段數。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內容根據伯牙鼓琴的故事,《琴史》中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 水,鐘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子期既死,伯牙絕弦,終身不復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此故事表明音樂可以獨立進行藝術創造,不必借助于文詞,同時也說明琴曲很早 就可以獨奏。現在流傳多為《天聞閣琴譜》(1876年)清代川派琴家張孔山加工發展的《流水》,他充分發揮了滾、拂、彈、注的手法,借以增強水勢湍急、波濤洶涌的藝術效果,使流水的形象更為鮮明,故有 “七十二滾拂流水”之稱,是近代流傳最早的曲目之一。此譜分九段一尾聲,實際為起、承、轉、合四大部分。起(1-3段),通過深沉、渾厚、流暢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現了層巒疊翠,幽澗滴泉,清清冷 冷的奇境。承(4-5段)綿延不絕,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猶如點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細流。轉(6-7段)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聲音階進行的曲調,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滾、拂手法,如瀑布飛流,匯成波濤翻滾的江 海。合(8段和尾聲),運用承、轉部分音調,造成呼應的效果,在人們耳際泛起波濤洶涌的余響,令人欣然回味。流水是一曲對祖國壯麗河山的頌歌,形象生動,氣勢磅礴,聽后使人心曠神怡,激起一種進取 的精神。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 代碼→//2007- 12/.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六首《陽春》傳為春秋時晉國師曠或齊國劉涓子所作。唐代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呂才依琴中舊曲配以歌詞。《神奇秘譜》列《陽春》于上卷宮調,列《白雪》于中卷商調。在《白雪》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 瑯之音。”樂曲以古琴特有的婉轉悠揚,展現了春回大地,萬物向榮,充滿生機的初春景象。楊掄《太古遺音》認為,《陽春》是表現“萬物回春,和風淡蕩之意”,彈奏此曲要“沖和雅淡,不可鉛華”。《 風宣玄品》所列分段標題為:氣轉洪鈞、陽回大地、三陽開泰、萬匯敷榮、江山秀麗、天地中和、鶯歌燕舞、日暖風和、花柳爭妍、錦城春藹、帝里風光、春風舞雩、青皇促駕、綠戰紅酣、留連芳草;對于我 們理解此曲的情趣,有一定啟示。《陽春》由于藝術性高、演唱、演奏難度大,因此能隨著唱和的人很少,成為“曲高和寡”的曲子。今天,“陽春白雪”成為高雅藝術的代名詞。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s4/chi-//.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七首《漁樵問答》最早見于《杏莊太音續譜》(公元1560年) ,數百年來為琴家所喜愛。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之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了對追名逐利者的鄙棄。音樂用模擬和對應的句法來象征漁樵此問彼答的情景,并穿插效果性的手法,強調了捕魚和伐木的勞動場面,而作者在對自然和生活謳歌的同時,抒發了一種“雖向往之,實不能也”的隨想與感慨。《琴學初律》說此曲“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矣乃,隱隱現于指下 。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八首《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琴譜初載 于明末《古音正家》(1634年),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問世以后,深受琴家喜愛,經過加工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種版本,是傳譜最多的琴曲之一。現在流行的多為七段,主要的音調和音樂形象大致相同,主題旋律起伏綿延,以靜態美為基調而又充滿動感,優美動聽。基調是一種靜美,但靜中有動。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在空際里盤旋顧盼的情景。七段之中有“雁陣橫 空”、“霜天雁叫”等小標題。其中“霜天雁叫”左手指法使用拉弦,以弦音模擬雁叫聲、表現手法新穎別致。以古琴音奏出了一卷“秋高氣爽,風靜沙平,云程萬里,天際飛鳴”的生動畫面。曲調生動鮮明 ,也充分表露了樂曲借“鵠鴻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的旨趣,立意高遠,聽之天地一寬。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
點播放鍵,試聽
第九首《漁歌》存譜初見于《西麓堂琴統》,亦有人稱之為《矣乃》或《山水綠》。題意據柳宗元“矣乃一聲山水綠”詩句。據《楊掄太古遺音》解題:此曲表達“緣綠綺以寫漁情,撫焦桐而舒雅況……沽美酒,醉臥蘆花,視名利敝屣”的情趣。全曲共十八段,曲中有矣乃聲和拍水聲,“矣乃”一般解作船櫓聲或劃船之聲。樂曲曲調恬淡,琴韻悠長,意境深遠。全曲以首段吟唱性的音調為原型,通過移位及不同音區節奏變化,調式轉換與展衍等手法貫穿全曲。起而低回古琴名曲50首,轉而高揚,使人聯想到放情山水,高歌矣乃的情景,第四段,用散音奏出深沉有力的音調;而至第八段再現時,則采用泛音彈奏,顯示出一種飄逸的意趣。第十八段,短暫地出現了C徵調,為樂曲增加了新的色彩,最后終止在這一新調上,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點擊音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 ///htm//file/03-01- 07.mp3
點播放鍵,試聽
第十首《關山月》最初見于《琴堂管見》古琴名曲50首,1931年刊于《梅庵琴譜》,是山東諸城琴家王賓魯所傳而流傳較廣的琴曲。經近人配以李白同名詩作,流傳更廣。樂曲以古樸自然、舒緩平靜的旋律描繪出安靜的月色。李白的《關山月》寫盡了感傷之意,懷古之情“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跌宕起伏的曲調表達了詩人激蕩的情懷,詩中有曲,曲中有詩,渾然一體。
點擊音 樂地址,復制播放代碼→//qqsh//mp3/gsy.mp3
點播放鍵,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