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琴面的常規養護
用嬰兒油(強生)擦拭琴面(方法一:將嬰兒油直接滴在琴體正反面及琴弦之上,然后用手涂抹均勻,再用軟布慢慢擦。方法二:將油滴在軟布之上,可多上些油,然后直接用布擦拭琴體的正反面以及琴弦之上)使琴保持光亮防止漆面開裂,北方尤為重要。
2、琴弦走音干澀的問題
前者方法如果出現走弦澀手的情況下可以醫用凡士林用手將每一根琴弦均勻涂滿然后靜待一至兩小時之后再用軟布(有嬰兒油的軟布)擦拭琴體正反面以及琴弦,需要注意的是醫用凡士林比較粘稠,要耐心的慢慢涂抹均勻,在擦拭琴弦時需要注意五徽以上需要將布放在弦的下面的面板上,從一弦穿過七弦兩手來回拉著擦拭,防止琴弦走音。(這點也可用于以上第一條保養方法)
3、關于潤弦
潤弦的方法與以上第二相同,目的是擔心新的琴弦干澀,剛絲音重,可以以這種方法來潤弦,等凡士林徹底滲透到琴弦之內再細心擦拭后就會好很多,一般潤弦每月一次差不多了,等到彈的時間長了穩定了,琴弦養老了就不用再潤弦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凡士林粘度較大,容易落灰,擦拭之后以及彈奏之后還要養成擦琴的好習慣,所以常常準備一塊帶有嬰兒油的軟布很重要,否則琴面會因為自己的懶惰而變得很臟,也會容易漆面開裂,北方尤為重要!
4、關于琴在北方的特殊護理
以上的方法不能夠忽視,然而北方氣候變化無常,尤其是冬季干燥的時期要特別小心。在以上方法維護的很好的前提下需要24小時打開加濕器(尤其是空調房內),遇到最嚴重的干燥期可以采用一個土辦法:用塑料盆打兩盆水,然后將琴平放在盆之上。由于北方主要是地暖較多,切不可把水盆直接放在地上,要置于離開地面的高處。如果長時間不彈琴那么在完成以上1至3的方法的前提之上用琴囊裝好然后放在琴盒之中豎著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后定期打開檢查,看看琴體的干燥程度,再決定是否上油擦拭。
5、琴正常出現的漆面風裂問題
由于是新琴,受到氣候熱脹冷縮的原理,漆面在一定時期內,尤其是沒有好好保養的情況下會出現肉眼可見的漆面風裂,還有是配件部分也會出現風裂現象。比如岳山、承露、焦尾處,它們和琴本身不是一個整體,是用來保護琴身以及裝飾、調音所附加、鑲嵌進去的。初期由于膠水和大漆與鏈接處比較緊實,不會出現分離現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會出現正常的微微分離很像風裂的現象。那不是裂,而是自然現象。遇到以上問題只要不影響演奏是視為常態,不需要修理,并且要視為古琴古樸美的體現,絕對不要視為損壞。另外漆面也會隨著使用的頻率增高、時間的沉淀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微微開裂的現象,只要不影響演奏、范圍不大切不可急著修理,甚至要視為寶物保留,那就是斷紋古琴保養擦琴的小方法,古琴外觀重要的審美觀點,代表著歲月的沉淀和琴的升值價值。如果漆面損壞嚴重出現大面積的漆裂嚴重影響演奏和美觀了(這種情況純生漆琴一般不多見,半生漆和純化學漆會遇到)那么需要返回修理。所以琴最好等到問題爆發的比較多時再返回修理,因為修理古琴的時間比較漫長,少則十來天,多則數月,嚴重之時不亞于重新做一張琴的周期。
6、琴裂
如果長時間演奏下的功夫比較大從而對漆面磨損,影響演奏古琴保養擦琴的小方法,那時需要返回補漆。一般情況下琴正確保養不會造成木頭開裂,但是萬一開裂也不要過于擔心,畢竟是自然的產物,就像人的身體一樣,不是鋼筋水泥的物質,總會有著這樣和那樣的小毛病,既然是生病就得對癥下藥。如果遇到天氣干燥惡劣,加上保養不善造成木頭開裂時需要返回修補。這一點不要覺得琴裂了就不能用了,反之裂了對于樂器來說不是壞事,只要得到正確的修繕后音色會越來越好。古代就有用很多塊木頭拼湊膠合的琴稱之為"百衲琴"為的就是做出好的聲音。再者:古代流傳下來的老琴其內部大都有裂,不過歷代不斷的有人修繕至今才得以流傳保存。所以琴裂不用怕,怕的是沒有懂行的人去修繕,修繕成功音色則更加完美通透,外觀也會越來越古樸。這一點很重要!
7、關于琴軫打滑
新琴用到一定時候會出現打滑現象,就是旋轉琴軫要達到理想音高時一下子又被彈回去,無法實現理想音高。這時最理想的辦法就是在網上購買松香塊,買回來之后裝在袋子里用錘子敲碎,敲得越碎越細越好,然后把松香粉裝進容器,用類似掏耳朵的耙子挑出適量的粉一點一點塞在琴軫里面。此時需要把琴軫松到最松的狀態,把琴反置于桌上,松香粉進入琴軫后來回旋轉。這樣以來會非常穩定,但是也會變得比較緊,需要用些力氣去擰轉琴軫,如果在遇到擰不動的情況下可以右手一邊擰動,左手大指可以放在蠅頭上向上推動同時配合右手擰轉。往下松的時候也要注意,也要稍微用點力氣擰動。由于松香粉比較澀,防滑效果極好,會造成琴弦發出咯咯的聲音變得很敏感,需要很耐心的調試。任何事情沒有兩全其美只能權衡利弊,只要認真仔細、不厭其煩的對待、實踐就可以解決了問題了。
8、關于琴的比較
一張琴、新琴、合格的琴只有最好沒有更好,永遠也沒有誰敢說自己做的琴、鑒定、監制的琴是天下第一。琴派眾多,各派琴曲風格思想審美不同、各派琴家理念各不相同、各派琴家技術指力的高度強弱不同直接造成各派琴家對琴的音色、音量、外觀、手感的好惡差異。加上市場競爭的壓力,贊自毀他者不乏其數。尤其是很多只學了很短時期古琴就當老師的琴人。這一點有待于將來更加規范的傳承方法和傳承體質的進步,有待于琴師們思想覺悟的提高。初學者切記只要認準了某一位公認的琴師(包括演奏家、制琴家),購買名家制作、監制、鑒定的古琴之后不要到處去請別人評價,要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你的老師以及名師、明師的專業,相信你與琴之間的緣份。
綜上所述,古琴,尤其是一張新琴是需要極大的耐心、愛心去保養維護的,還有就是對待古琴作為樂器、藝術品所必須學習的正確知識、理念、審美等等。希望大家認真對待自己的琴,切不可懶惰古琴保養擦琴的小方法,你對她好她必定對你好。
—— 2017.11.05 葛勇寫于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