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文旅局·市民美育項目
敦煌古琴課堂開課
全民藝術普及是上海高質量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從2018年起,閔行區文化和旅游局設立市民美育項目,向市民群眾提供藝術公益普及課程,旨在深化區域公共文化服務內涵,提升市民藝術素養,營造城區良好文化氛圍。
“敦煌藝術學校——敦煌古琴課堂”被納入2023年閔行區市民美育課堂配送項目。給閔行區廣大古琴愛好者帶來巨大福音,備受關注,平臺報名窗口開設不到兩分鐘,名額即被秒殺。
4月14日,微風和煦,陣陣悠揚悅耳的古琴聲從虹橋文體中心沐心書院傳出,一起來看看精彩的課堂回顧吧!
識琴
泠泠七弦,貫穿著整個華夏歷史
悠悠古韻,承載了千年藝術根基
悠遠文化與情愫,幻化于每一曲琴音之間
在指尖撥動琴弦的那一剎那
便奏響了太古遺音...
期盼已久的古琴班終于開課了敦煌古琴,大家準時抵達了位于虹橋文體中心的沐心書院。
此次敦煌藝術學校特別邀請到了“上海市市民文化節系列非遺文化推廣使者”——陳翌立老師。
陳翌立
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家龔一先生。
上海市市?文化節系列非遺文化推廣使者
海上音樂家?樂組評委
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牡丹亭》首席古琴演奏
第一堂課,陳老師向學員們從古琴的歷史起源、發展脈絡、結構寓意等多方面讓大家對古琴有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
古時文人以琴修身養性,友結知音,自詩經中“琴瑟在御,莫不靜好”起,每個歷史時期,都記錄下了無數的故事,至今流傳不息。
課堂中,學員們學習、了解到了古琴專用的、獨特的記譜體系:世界上最早記錄音樂的方式——文字譜。到了唐代,曹柔在前人的基礎上創立了減字譜,沿用至今。不記錄音高,節奏,只是彈奏指法的說明。
學員頓悟:噢,原來我們不識五線譜,不識簡譜照樣也能按譜尋聲,彈奏古琴!
看我們彈古琴所用的譜,像不像書法作品呢?
學琴
萬事皆有法度,琴更不能"亂彈"。
攻琴如參禪,靜心、端坐,心無外想,筋脈松弛,氣韻貫通,雙手如鸞對舞,兩鳳同翔,需附弦作勢,無聲外遙指。
從勾、挑、抹、剔右手八個基本法開始學習、訓練....
學員們非常用心:"老師!我的指法正確嗎?""嗯,不錯!再調整一下指型,觸弦點,下指角度就更好啦!"
在隨后的課堂中,陳老師教大家利用勾、挑兩種指法彈奏《滄海一聲笑》的第一部分。
學員們紛紛撫琴體驗,一勾一挑中,感受著古琴的韻味與文化,同時陳老師也耐心的為學員解答疑惑、糾正撫琴姿勢。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古琴,它的音色很特別,能讓我的心沉靜下來,安靜感受古琴帶來的力量。”前來參加的學員說道,此次體驗課讓她想更加深入了解古琴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其他學員們也紛紛表示敦煌古琴,感受到了古琴的文化魅力與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習古琴,可養心,可自娛;可涵養性情,對抗壓力;可在現代緊張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找到一種靜心的生活方式。
從遠古而來的琴音,在虹橋文體中心奏響,是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是國粹薪火相傳的傳承與弘揚。
上海敦煌藝術學校
2006年由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成立,在閔行區教育局注冊登記。聘請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朱曉谷任校長,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古箏專業副教授潘文任教學總監。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閔行區唯一承辦單位,與上海城市劇院,閔行區群眾藝術館等保持長期緊密合作。2015年組建成立敦煌青少年民族樂團。
敦煌藝術學校開設古箏、鋼琴、琵琶、竹笛、二胡、吉他、聲樂、樂理等特色課程,致力于帶領琴童從小規范學琴方式,真正培養孩子識譜、視奏、對音樂感悟的興趣和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上音考級閔行考點
上海音樂學院
社會藝術水平考級
閔行區唯一承辦單位
在每年的考級過程中
敦煌藝校全程
陪伴在大家身邊
敦煌藝校師資
多年教學經驗
因材施教
上海音樂學院畢業
即使是
剛接觸音樂的你
也不必擔心
有耐心的老師手把手教學
每次課后,專業老師都要求琴童回家練琴鞏固,并利用休息時間,檢查練琴視頻,指出錯誤并不斷鼓勵大家。
在學習樂器的同時敦煌古琴,增加樂理知識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在上課時,面對仍有疑問的學員,老師會耐心的指導,直到完全弄懂。
敦煌藝校音樂會
定期舉辦音樂會
擁有展示自己的舞臺
提升成就感
在匯報音樂會上
琴童們可以盡情大顯身手
也讓家長看到進步
敦煌青少年民族樂團
感興趣的學員可
加入民樂大家庭
“敦煌青少年民族樂團”
在這里
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一起進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